微信交流

2025年10月16日的文章

注册结构

桩的换算深度(αh)、最大弯矩系数、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里计算 “桩基水平受力变形” 的核心工具,本质是为了简化复杂的水平受力问题,快速算出桩顶的弯矩、位移等关键指标。 1. 桩的换算深度(αh):给桩 “量身高” 的特殊尺子 桩基水平受力时,变形和受力会随桩长变化,但不是简单的 “越长越结实”,而是和土壤的刚度(软硬)密切相关。 换算深度就是把 “实际桩长” 和 “土壤刚度” 结合起来,算出...
赞 (0)阅读(20)评论(0)
注册结构

布辛奈斯克和明德林公式计算桩基沉降

明德林公式本质是一种 “更精准计算桩基下方土壤变形” 的数学工具,核心是解决了传统公式忽略 “桩侧土变形” 的问题,让桩基沉降计算更贴近实际。 简单说,传统公式只算桩底土被压缩的沉降,而明德林公式会同时算桩底土压缩和桩周围土壤被挤压、剪切产生的变形,相当于把桩基周围土壤的 “所有动静” 都考虑进去了。 1. 为什么需要明德林公式?(解决传统方法的痛点) 在它...
赞 (0)阅读(23)评论(0)
注册结构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Ψe)和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解决 “群桩和单桩沉降不一样” 的问题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解决 “理论公式和真实世界有差距” 的问题。 1.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Ψe):修正 “群桩效应” 这个系数专门针对由多根桩组成的 “群桩基础”,核心是调整群桩和单桩的沉降差异。   为什么需要它? 单根桩受力时,只会让自己正下方的土产生沉降。 但多根桩组成群桩后,每根桩的沉降影响范围会重...
赞 (0)阅读(21)评论(0)
注册结构

内夯沉管灌注桩

内夯沉管灌注桩是一种通过 “沉管 + 内部夯实” 工艺成型的桩基,靠挤压土层和夯实桩身材料提高承载力,适合特定地质场景。 通俗工作原理 先把带有桩尖的钢管(沉管)打入地下预定深度,划出桩的轮廓。 向管内填入混凝土、碎石等桩身材料,然后用重锤在管内反复夯实,让材料密实成型。 一边夯实一边缓慢拔出沉管,最终形成牢固的灌注桩。 核心特点 优势:夯实过程能挤压周围土...
赞 (0)阅读(21)评论(0)
注册结构

承台效应、液化效应、群桩效应

三者是桩基工程中不同的受力影响现象,承台效应是承台与地基共同承重的作用,液化效应是土层液化削弱载力的现象,群桩效应是多根桩共同工作时承载力的相互影响。 承台效应 桩基的承台(连接多根桩顶部的钢筋混凝土平台)不仅起连接作用,还能与下方地基土接触,分担部分上部结构荷载,相当于 “桩和承台一起扛重量”。 适用场景:当承台下方土质较好(如密实黏性土)且未被扰动时,该...
赞 (0)阅读(21)评论(0)
注册结构

土层液化折减系数:桩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侧阻力打折

土层液化折减系数:土层液化折减系数是一个用于考虑土层液化对桩基承载力影响的修正系数。 在地震等特殊情况下,饱和砂土或粉土可能会发生液化现象,即原本坚实的土层会变得像液体一样失去承载力。 土层液化折减系数就是用来衡量这种液化程度对桩基侧阻力或端阻力的削弱程度。 如果土层液化程度高,该系数就小,意味着桩基在液化土层中的承载力会被大幅降低;反之,如果液化程度低,系...
赞 (0)阅读(29)评论(0)
注册结构

干作业护壁灌注桩和泥浆护壁灌注桩

两者核心差异在成孔时的孔壁防护方式,干作业不用泥浆靠土体自身或简易措施固壁,泥浆护壁靠特制泥浆防塌孔,适用场景和施工特点由此分化。 干作业护壁灌注桩 成孔全程不使用泥浆,依靠土层自身稳定性,或借助套管、螺旋钻具等简易方式保护孔壁。 适配地下水位低、土层密实的地质,比如黏性土、粉土等。 优势是施工环保无泥浆污染,设备简单、效率较高;短板是遇到软土或地下水易塌孔...
赞 (0)阅读(25)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