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

2025年08月30日的文章

注册结构

如何理解抗震性能化设计?

1
传统抗震设计是 “一刀切”“抗震性能化设计”是 “量体裁衣”。 它不再要求所有建筑都按同一标准抗震,而是根据建筑的重要性、用途、业主需求,提前明确 “地震时要达到什么安全目标”,再有针对性地设计抗震方案。 传统抗震设计有个核心逻辑:“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是给所有建筑定的 “通用及格线”。 但现实中,不同建筑的 “抗震需求” 天差地别 比如医院急...
赞 (1)阅读(37)评论(0)
注册结构

抗震设计:时程分析法

“抗震设计的时程分析法”,可以把它看作是模拟地震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算出大楼每一秒的受力、位移和变形,从而判断大楼能不能扛住地震。 和之前说的 “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最大的区别是: 后两者是 “简化计算”(比如底部剪力法算总力再分配,振型分解法拆成几个振型叠加) 而时程分析法是 “全过程模拟” 就像看电影(时程分析)和看海报 (底部剪力法、振...
赞 (0)阅读(36)评论(0)
注册结构

抗震设计之:底部剪力法

3
要通俗理解 “底部剪力法”,可以把它看作是计算大楼地震受力的简化版公式 核心是 “抓重点、省步骤”,用一个简单逻辑快速算出 “大楼底部能扛多大的地震力”,再把这个力分配给各层,适用于 “不太高、不太复杂” 的建筑(比如 10 层以下的普通住宅、办公楼) 和之前说的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相比,底部剪力法是简化版。 如果说振型分解法是 “把合唱拆成单个歌手算,...
赞 (0)阅读(42)评论(0)
注册结构

抗震设计: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3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不是直接的力(比如多少牛),而是衡量 “地震能把建筑推多晃、推多危险” 的核心参数。 为什么是 “水平”? 地震时地面会有上下(竖向)、左右前后(水平)的晃动,但对绝大多数建筑来说,水平晃动的破坏力远大于竖向 比如房子不会轻易被 “震塌”,但容易被左右晃得 “歪倒”(比如墙体开裂、柱子折断)。 所以抗震设计的核心是抵御 “水平力”,这也...
赞 (0)阅读(31)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