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规)的抗震设计里,“规定的水平力” 可以理解为:为了让高层在地震中不被晃坏、推垮,规程提前 “算好” 的、建筑必须能扛住的 “横向冲击力” 它不是地震时实际会遇到的 “真实地震力”,而是一个 “安全标准力”,用来确保建筑的抗震能力 “达标”。 先理清 “真实地震力” 和 “规定的水平力” 的区别: 一、先破误区:它不是 ...

《高规》里的 “软弱层” 和 “薄弱层”,可以用 “建筑抗晃能力的‘短板’” “软弱层” 是 “抗晃能力天生就弱的层”(比如材料、构件尺寸不达标),绝对弱。 “薄弱层” 是 “抗晃能力相对周边层突然变弱的层”(比如上下层都强,就它弱)相对弱。 两者都是 “风险层”,但 “弱” 的原因和判断标准完全不同。 不管是软弱层还是薄弱层,本质都是 “该层的侧向刚度(抗...

《高规》里的 “扭转方向因子”,可以把它类比成 ——“给建筑‘扭着晃’的不同方向,贴‘风险系数标签’” “精准判断:建筑在 X 向或 Y 向地震下,哪个方向的扭转风险更大” 先搞懂核心逻辑:为啥需要 “扭转方向因子”? 建筑在地震中扭着晃(扭转振动),不是 “无差别扭动” 它的扭转风险会随 “地震作用方向” 变化。 一栋楼 “东西向(X 向)刚度均匀”,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