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

道路设计

道路工程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中,级配碎石垫层能否换成中粗砂

1
在路面结构设计中,级配碎石垫层能否换成中粗砂垫层,核心取决于道路等级、交通荷载、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层 / 路基特性 二者虽均属于粒料类垫层,功能有重叠,但力学性能、适用性差异显著,不可随意替换,需结合具体场景论证。 对比维度 级配碎石垫层 中粗砂垫层 颗粒级配 连续级配(含粗、中、细颗粒),颗粒间嵌挤作用强 单一级配(以中粗砂为主,颗粒均匀),嵌挤作用弱 力学...
赞 (0)阅读(23)评论(0)

水泥混凝土路面只提弯拉强度,不提抗压强度原因

水泥混凝土路面只提弯拉强度,不提抗压强度的核心原因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 “头号杀手是开裂(由弯曲导致),不是压碎”  弯拉强度直接决定路面用多久,抗压强度根本够用,没必要特意提。 路面就像一块铺在地上的 “大石板”,车辆压上去时,石板不会被 “压扁”(抗压),反而会像桥一样 “向下弯曲” 底部被拉开、顶部被压实。 最终路面坏了,不是因为顶部被压碎,而是底部被拉...
赞 (1)阅读(24)评论(0)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和强度标号关系

1
不是 “标号越高,弯拉强度就一定越高” 混凝土标号(C30、C35、C40 这些)是弯拉强度的 “大方向保证”  标号越高,弯拉强度的 “常规范围就越高”,但最终能达到多少,还得看配合比、施工这些 “细节操作” 。 打个生活化比方:混凝土标号就像 “面粉的等级”(普通面粉、高筋面粉),弯拉强度就像 “用面粉做的面条韧性” 高筋面粉(高标号混凝土)天生更适合做...
赞 (0)阅读(20)评论(0)

路面结构设计,能承受多重的车辆,荷载如何规定

1
路面结构能承受的车辆重量,并非由单一数值决定,而是取决于路面类型(柔性 / 刚性)、结构层设计(厚度、材料强度)、车辆轴型(单轴 / 多轴)及设计标准等多重因素。 核心评判依据是 “轴荷载”(而非车辆总重),因为路面破坏主要由轴荷载反复作用导致(轴荷载越大,对路面的疲劳损伤越显著)。 以下从设计标准、路面类型差异、实际承载逻辑三方面详细说明: 一、核心设计依...
赞 (0)阅读(17)评论(0)

2种不同水泥砂浆在人行道路面的应用

两种人行道(透水的、花岗岩的)下面 “垫的东西” 不一样,厚度都是 3 厘米,但材料和用途对应了各自路面的特点,核心是 “啥路面配啥垫层”。   “3cm 厚”:不管用啥材料,铺在人行道砖 / 板下面的 “垫层”(相当于 “地基找平层”),厚度都是 3 厘米,作用是把砖 / 板垫平、固定住,让路面平整不晃。 “垫层是啥”:你可以理解成 “砖和地面之间的‘缓冲...
赞 (0)阅读(23)评论(0)

塑胶跑道路面结构设计做法

4
在学校操场、体育馆、专业田径赛场,塑胶跑道随处可见。 它弹性好、防滑佳,能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运动体验,还能有效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一、基础层 基础层是塑胶跑道的根基,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它主要有水泥基础和沥青基础两种类型。 水泥基础:由水泥、沙石等材料混合浇筑而成。 水泥基础成本相对较低,施工工艺也不复杂,在一些预算有限的场地建设中较为常见。 它的强度较...
赞 (0)阅读(21)评论(0)

水泥路面:边缘钢筋、角隅钢筋、防裂钢筋的作用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里,边缘钢筋、角隅钢筋、防裂钢筋的作用 —— 它们不是像建筑里的 “承重墙钢筋” 那样承受主要重量,而是针对路面在使用中最容易出现裂缝、破损的薄弱部位,提前 “打补丁”“加保险”,延长路面寿命。 1. 边缘钢筋:路面 “侧边” 防 “侧边崩裂”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边缘(靠近路肩、绿化带的两侧)是天然薄弱区,原因很简单: 路面中间有车辆反复碾压,...
赞 (0)阅读(16)评论(0)

浇筑方式施工贫混凝土基层施工养护

在采用浇筑方式施工贫混凝土基层时,厚度控制是影响工程质量(如强度、平整度、抗裂性)的核心环节,需结合材料特性、施工工艺和后期养护,重点关注以下 事项,确保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且基层性能稳定 一、厚度的核心限制:不能超 15cm 浇筑式贫混凝土(区别于碾压式)的胶凝材料(水泥)用量较少、和易性相对较差,若单次浇筑厚度过厚(通常建议不超过 15cm),会导致两大问题...
赞 (0)阅读(27)评论(0)

关于沥青混凝土的一些基本名词

2.0.1 沥青结合料 asphalt binder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0.2 乳化沥青 emulsifiedasphalt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 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0.3 液体沥青 liquidbitumen 用汽油、煤油 、柴油等 溶 剂 将 ...
赞 (0)阅读(24)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