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

工程设计的文章 第12页

注册结构

剪力墙和框架柱轴压比不同点

“剪力墙和框架柱轴压比不同”,核心是抓住 “两者的‘工作职责’和‘身材特点’完全不一样” 轴压比的本质是 “控制构件别被‘压垮’的安全红线”,而因为剪力墙和框架柱 “扛的力、抗的灾、长得也不一样”,所以这条 “安全红线” 自然不能画在同一个位置。 什么是 “轴压比”? 不管是剪力墙还是框架柱,轴压比都可以简单理解成 “构件‘实际扛的压力’和‘自身能扛的最大压...
赞 (0)阅读(23)评论(0)
注册结构

剪力墙抗震设计中,计算值和设计值区别

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的截面剪力设计值 和 计算值,核心是抓住 “先算‘实际受力’,再给‘安全 buff’ ” 的逻辑  前者是 “最终要按这个值来做墙(确保安全)” 后者是 “算出墙在地震中实际会承受多大的力(真实受力)” 两者是 “计算结果” 和 “设计目标” 的关系。 “底部加强部位” 是什么? 剪力墙的 “底部加强部位”,简单说就是 “大楼底部最容易被地...
赞 (0)阅读(22)评论(0)
注册结构

双肢剪力墙偏心受拉内力调整

先搞懂 “双肢剪力墙” 是什么? 双肢剪力墙不是 “两根独立的墙”,而是 “两根墙肢+ 一根 / 多根连梁” 组成的整体。 家里电梯间旁边有两道平行的混凝土墙,中间留了个门洞,门洞上方的混凝土梁把两道墙连起来 —— 这两道墙就是 “墙肢”,门洞上方的梁就是 “连梁”,合起来就是 “双肢剪力墙”。 受力特点:地震时水平力(比如向右推楼)会让两道墙肢 “一左一右...
赞 (0)阅读(17)评论(0)
注册结构

剪力墙各墙段高长比不宜小于3,长不宜大于8m

1. “剪力墙不宜过长” 剪力墙的核心作用是 “抗侧力”(比如地震时水平方向的推力、大风对楼的压力)。 如果墙太长,就会变成 “矮胖墙”—— 它的 “抗剪能力”(抵抗被 “剪断” 的能力)会下降,而且受力不均匀: 地震时墙的中间和两端受力差很多,很容易在某个薄弱点突然开裂、断裂,反而起不到 “抗灾” 作用。 就像一根 10 米长的短木棍(矮胖),一掰就断;而...
赞 (0)阅读(15)评论(0)
注册结构

高规:剪力墙和无效翼墙

1
无效翼墙 定义: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当剪力墙的翼墙长度小于翼墙厚度的 3 倍或端柱截面边长小于 2 倍墙厚时,属于无效翼墙。 无效翼墙相对于一字形截面墙,不能有效提高剪力墙墙肢的稳定性,也难以分担墙肢的轴压力。 假设剪力墙的翼墙厚度为 b,翼墙长度为L,当 L<3b 时,就属于无效翼墙。 例如,翼墙厚度 b 为 200mm,若...
赞 (0)阅读(19)评论(0)
注册结构

普通箍筋、复合箍筋、螺旋箍筋、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筋

3
这四种箍筋的区别,核心是抓住 “形状、围合方式、固定对象” 三个关键点  就像给柱子、梁 “绑钢筋骨架” 时,用不同样式的 “铁箍” 把纵向钢筋(立着的长钢筋)箍住,防止它们受力时歪倒或散开。 四种箍筋的差异,本质是 “铁箍” 的 “绕法” 和 “适用场景” 不同。 一、普通箍筋:“单圈小铁环,箍一排钢筋” 就像一根铁丝弯成的 “小圆环”,围在纵向钢筋的外围...
赞 (0)阅读(16)评论(0)
给水排水

刚性管道和柔性管道的基础差异

刚性管道(比如水泥管、铸铁管)像 “硬板凳”,自身能扛住压力,但怕 “受力不均”,所以基础要做 “平整又结实的硬底座”; 柔性管道(比如塑料管、波纹管)像 “软坐垫”,自身扛压弱,全靠基础和回填 “托住、扶住”,所以基础要做 “能均匀传力的缓冲垫”。 一、刚性管道的基础:“硬底座,求平整” 刚性管道的特点是 “自身硬、脆”—— 能承受上方车辆、土壤的压力,但...
赞 (0)阅读(15)评论(0)
给水排水

刚性管道和柔性管道的沟槽回填材料区别

刚性管道(比如水泥管、铸铁管)像 “硬骨头”,怕被压裂、压断,所以回填要重点 “保护它不被挤坏”; 柔性管道(比如塑料管、波纹管)像 “软橡皮”,怕被压扁、变形后恢复不了,所以回填要重点 “给它撑住、固定好”。 1. 回填材料:“挑软的填” vs “挑能‘撑住’的填” 刚性管道:怕回填材料里有硬疙瘩(比如大石块、碎砖头),碾压时会把管道顶裂。 所以从 “管底...
赞 (0)阅读(22)评论(0)
注册结构

时程分析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区别

“时程分析” 和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的区别,核心是抓住一个关键:前者是 “实时直播”,后者是 “提前查攻略” 地震不是简单的 “左右推一下”,而是从开始到结束(几秒到十几秒),地面的晃动强度、方向一直在变(比如先小幅度晃,再突然剧烈晃,最后慢慢减弱),就像一条 “忽快忽慢、忽左忽右的波动曲线”(专业叫 “地震波时程曲线”)。 结构抗震计算的本质,就是算清...
赞 (0)阅读(19)评论(0)
道路设计

浇筑方式施工贫混凝土基层施工养护

在采用浇筑方式施工贫混凝土基层时,厚度控制是影响工程质量(如强度、平整度、抗裂性)的核心环节,需结合材料特性、施工工艺和后期养护,重点关注以下 事项,确保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且基层性能稳定 一、厚度的核心限制:不能超 15cm 浇筑式贫混凝土(区别于碾压式)的胶凝材料(水泥)用量较少、和易性相对较差,若单次浇筑厚度过厚(通常建议不超过 15cm),会导致两大问题...
赞 (0)阅读(27)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