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

2025年09月1日的文章

注册结构

抗震设计中,场地类别如何划分和计算

“场地类别划分与计算”,给建筑选 “地基” ,摸清地下土层的 (软硬、厚度),再给场地分等级,最后用等级指导建筑抗震设计。 土层越软、越厚,地震时传给建筑的震动可能越强烈,就像在棉花上跳和在水泥地上跳,震动完全不同 一、为什么要划分场地类别? 地震对建筑的破坏,不光看地震本身的大小(比如里氏 8 级 vs 6 级),还看建筑脚下 “场地” 的 “放大效应” ...
赞 (0)阅读(41)评论(0)
注册结构

抗震设计,弹塑性分析法和弹塑性时辰分析法

弹塑性分析法是 “拍一张结构最终状态的照片”,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是 “拍一部结构变形全过程的视频” 理解 “弹塑性分析法” 和 “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先抓住两个核心关键词:“是否考虑时间” 和 “结构怎么变形”。 第一步:结构的 “弹性” 和 “塑性” 不管是房子、桥梁还是机械零件,受力时都会变形,变形分两种状态: 弹性变形:像拉一根弹簧,松手后能完全恢复原状...
赞 (0)阅读(35)评论(0)
注册结构

抗震设计中,剪压比的物理含义

“剪压比”,简单说就是 “构件被压得越狠,能扛的横向剪切力就越少”,核心作用是防止构件在 “压” 和 “剪” 的双重作用下被 “压垮 + 剪坏”。 “剪”:指构件承受的 “水平剪切力”—— 比如地震时地面左右晃,会给柱子、墙体一个横向的 “推力”,这个力会让构件像被剪刀剪一样受力(比如柱子左侧受推、右侧受拉,中间容易被剪裂),“剪” 就是这种横向破坏力。 “...
赞 (0)阅读(41)评论(0)
注册结构

抗震设计,如何理解屈服强度系数

“屈服强度系数”,:它就像建筑构件(比如柱子、钢筋)的 “抗震耐力储备值” 屈服强度系数 = 屈服强度 ÷ 实际受力,值越大,储备越好。 屈服强度:构件的 “极限扛力值” 你可以把钢筋、柱子想象成 “有脾气的大力士” 当外力(比如地震时的推力、拉力)小时,它能硬扛且不变形(比如用手掰细钢筋,轻轻掰会弹回来) 当外力超过某个值后,它就 “服软” 了,开始出现永...
赞 (0)阅读(39)评论(0)
注册结构

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

1
“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可以想象成地震给地面装的 “运动记录仪” 就像用手机 APP 记录跑步时的 “速度变化图”,只不过它记的是地震时地面 “晃得有多猛、晃了多久”。 1. 两个概念 地震加速度:不是 “地震跑多快”,而是 “地面晃的时候,给上面的东西(比如房子、桌子)施加的‘冲击力强度’”。 比如你站在公交车上,车突然加速,你会往后倒 —— 这个 “让你...
赞 (0)阅读(34)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