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的文章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里,把抗震设防目标总结为三句话,俗称 “三水准” 我们用 “家里的房子” 举例: 1. 第一水准:小震不坏(“常遇地震”,概率高,50年超越概率63%,强度小) 解释:遇到 “家常便饭级” 的小地震(比如地区内几十年大概率会遇到 1-2 次的小震动),房子要 “毫发无损”—— 墙面不裂、门窗能正常开关、水电燃气等设施不故障,震后不用修...

要理解 “抗震措施” 和 “抗震构造措施”,可以把建筑比作 “抵御地震的战士”: 抗震措施是战士的 “全套作战方案”(从战略到战术),涵盖 “怎么抵抗” 和 “怎么动手”; 抗震构造措施是战士的 “基础装备和身体硬素质”(比如头盔、肌肉),是 “作战方案” 里最落地、最不能少的 “保命细节”。 简单说:抗震措施是 “大框架”,抗震构造措施是 “大框架里的关键...

6 度是我国较低的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力本身很弱,对多数建筑的破坏风险极低;规范通过 “简化计算 + 强化基础抗震措施” 的方式,既保证安全,又避免过度设计浪费成本。 “不用计算地震作用”≠“不抗震”: 计算地震作用是 “算清楚地震给房子多大‘推力’”,而 “抗震” 还包括 “用构造措施(比如钢筋锚固、墙体连接)让房子扛住这个推力” 6 度时虽不算地震作...

一、基本地震加速度:先算地震的 “推力大小” 简单说,基本地震加速度是 “地震对地面产生的最大‘推力’” 的量化指标,直接决定房子要 “扛住多大的冲击力”。你推桌子时,“用 50 斤力推” 和 “用 100 斤力推”,这个 “50 斤 / 100 斤” 就类似基本地震加速度。 烈度越高,加速度越大(推力越强)。比如: 设防烈度 6 度 → 基本地震加速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