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

高规:楼层竖向振动频率

《高规》要求楼层竖向振动频率大于 3Hz,本质是强制避免高层出现 “让人头晕的竖向晃动” 和 “结构被反复振动疲劳破坏”。

—— 简单说,就是让楼 “竖向晃得快一点,人感觉不到,结构也扛得住”。

什么是 “楼层竖向振动频率”?

可以把它类比成 “弹簧的振动快慢”

楼层就像 “固定在建筑骨架上的弹簧”,当受到竖向力(比如电梯运行、人群走动、风吹过的竖向力)时,会上下振动。

“频率 3Hz” 的意思是:每秒能上下振动 3 次。

频率越高,振动越 “快而轻”(比如每秒晃 3 次,人几乎没感觉);

频率越低,振动越 “慢而晃”(比如每秒晃 1 次,人会明显觉得上下颠,像坐慢摇船)。

一、避免 “竖向共振”,防止结构疲劳破坏

要求频率>3Hz,就是让楼层振动频率 “躲开” 大部分干扰力的频率范围(1-2.5Hz),从根源上避免共振,保护结构不被反复振动破坏。

二、保证 “居住舒适度”,让人感觉不到晃动

这是更贴近日常体验的原因 —— 人对 “慢频率的竖向振动” 非常敏感。

研究表明:当竖向振动频率<3Hz 时,哪怕振动幅度只有 1-2mm,人也会明显感觉到 “上下颠”“头晕”“心慌”,尤其是在高层住宅、办公室长时间停留,这种不适感会更强烈(比如坐在 15 楼,总感觉椅子在轻微上下晃,根本没法专心工作)。
 
而当频率>3Hz 时,振动会变得 “快而轻微”(比如每秒晃 3 次,每次只晃 0.5mm),人的身体感官几乎捕捉不到这种快速振动,不会产生不适感。

《高规》把 3Hz 设为底线,本质是 “给高层居住舒适度定标准”,确保人在楼里生活、工作时,不会被竖向晃动干扰。

三、不是所有楼都要求 3Hz,有 “特殊情况”

《高规》的这个要求,主要针对 “住宅、办公楼、酒店” 等 “人员长期停留的建筑”

这些地方对舒适度要求高,必须>3Hz。

而像 “仓库、厂房” 等 “人员停留时间短、对舒适度要求低” 的建筑,规范会放宽要求(比如允许 2-3Hz),因为这类建筑更关注 “承重”,而非 “人住得舒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高规:楼层竖向振动频率

评论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