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的文章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 “地基在安全范围内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标准值是 “地基本身能承受的理论最大压力”,核心区别在于前者考虑了安全储备,后者是纯粹的试验数据。 一、先懂两个值的通俗含义 1.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 理解:相当于地基土 “裸奔状态” 下的最大抗压能力,是通过试验(比如浅层平板试验)直接测出来的 “理论极限值”。 举例:通过平板试验,发现某块地...
2这三个概念是理解土壤稳定性的核心。 简单说,c 是土壤的 “粘聚力”,φ 是 “内摩擦角”,两者共同决定土壤抗剪强度; 应力莫尔圆则是把土壤受力情况画成圆,用来直观判断是否会被剪断。 一、先懂抗剪强度:土壤 “抗滑” 能力 土壤被破坏,大多是 “剪切破坏”—— 就像你用手搓土块,土块沿某个面被搓散。 抗剪强度就是土壤抵抗这种 “搓散” 的能力,而 c 和 φ...
1对比维度 浅层平板试验 深层平板试验 通俗定位 测 “地表往下 1-3 米内的浅层土” 承重力 测 “地表往下 3 米以上的深层土或岩层” 承重力 适用场景 1. 普通低层、多层建筑,地基埋得浅(比如基础做在地表下 1 米左右); 2. 想快速了解表层土是否能直接当地基,不用再往下挖。 1. 高层建筑、重型建筑(比如厂房),地基埋得深(比如桩基础底部在地下 ...

一、抗规中的 “框架梁强剪弱弯” 核心是给框架梁定一个 “抗震破坏优先级”:优先发生有预兆的弯曲破坏,坚决避免突然的剪切破坏。 弯曲破坏:像掰弯的塑料尺,梁会先出现竖向裂缝,慢慢变弯,有明显预警,就算变形也还能扛一会儿力。 剪切破坏:像被剪刀剪断的纸,梁侧面出现斜裂缝,没征兆就断成两段,一断就彻底失去承载力,地震时很容易导致楼板垮塌。 “强剪弱弯” 的本质 ...

“地震时先让梁‘弯着扛’、别让柱‘先垮’” 的逻辑,就能懂 “强柱弱梁” 而节点和柱的设计弯矩放大,就是给它们的 “抗弯能力” 多上 “保险”,确保柱子比梁更能扛。 一、抗规中的 “框架节点 + 强柱弱梁” 核心是给框架结构定 “抗震优先级”:节点要稳、柱子要硬、梁可先弯,避免整栋楼因柱或节点先坏而垮塌。 框架节点:抗震的 “枢纽保镖” 节点是梁、柱交汇的 ...
1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当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 当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可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确定框架结构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 15m 时不应小于 100mm; 高度超过 15m 时,6 度、7 度、8 度和 9 度分别每增加...

《高规》要求楼层竖向振动频率大于 3Hz,本质是强制避免高层出现 “让人头晕的竖向晃动” 和 “结构被反复振动疲劳破坏”。 —— 简单说,就是让楼 “竖向晃得快一点,人感觉不到,结构也扛得住”。 什么是 “楼层竖向振动频率”? 可以把它类比成 “弹簧的振动快慢” 楼层就像 “固定在建筑骨架上的弹簧”,当受到竖向力(比如电梯运行、人群走动、风吹过的竖向力)时,...

框架刚度用EI、剪力墙刚度用EJd,核心原因就一句话:两者 “抗晃核心变形” 不同 框架主要靠 “纯弯曲” 抗晃,用 EI 就能算; 剪力墙要同时扛 “弯曲 + 剪切”,必须加个 “剪切修正项 d”,还得用 J 区分截面惯性矩。 先明确基础:EI 和 EJd 里的 “E” 是共通的 不管框架还是剪力墙,“E” 都是混凝土弹性模量(材料抗变形的能力,比如 C3...
4剪力墙弹性等效侧向刚度 —— 不管剪力墙实际长啥样、怎么变形,都按‘一根标准的竖向悬臂杆’(比如一根竖放的厚钢板)来算刚度,确保不同剪力墙的抗晃能力能‘公平对比’ “倒三角形分布力” 和 “顶点位移相等” 就是找这个参照物的 “尺子” 弹性等效侧向刚度:剪力墙在 “弹性状态”(没开裂、没破坏,能恢复原状)下,抵抗侧向力(地震、强风)的 “等效能力”。 因为剪...

《高规》里的 “刚重比”,可以把它类比成 “建筑‘抗晃能力’和‘自身重量产生的倾倒力’的‘实力比’” 刚重比的本质是 “比两个力” 建筑越高,有两个力会同时变大: “刚”(侧向刚度):建筑抵抗左右晃、防止倾倒的 “抗晃力”(比如剪力墙、柱子提供的力),相当于 “拉住建筑不让它倒” 的劲儿; “重”(重力荷载):建筑自身的重量(比如楼板、墙体、家具的重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