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里,边缘钢筋、角隅钢筋、防裂钢筋的作用 —— 它们不是像建筑里的 “承重墙钢筋” 那样承受主要重量,而是针对路面在使用中最容易出现裂缝、破损的薄弱部位,提前 “打补丁”“加保险”,延长路面寿命。
1. 边缘钢筋:路面 “侧边” 防 “侧边崩裂”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边缘(靠近路肩、绿化带的两侧)是天然薄弱区,原因很简单:
路面中间有车辆反复碾压,受力相对均匀;
但边缘只有单侧有混凝土 “支撑”,另一侧是路肩的土或碎石(比较松软),就像 “半边悬空” 的板子
车辆靠边行驶、路面积水渗透到边缘下方、冬季冻胀时,边缘容易被 “掰裂”“压崩”(比如边缘出现纵向裂缝、掉角)。
边缘钢筋的作用,就是给路面侧边 “焊上一道钢条”
把边缘的混凝土 “拉住”,防止它因为单侧受力不均而向外 “翘曲” 或开裂;
即便边缘下方的土有点沉降,钢筋也能分散应力,避免裂缝顺着边缘向路面中间蔓延。
就像给桌子的 “桌腿边缘” 加一道金属包边,防止桌子边被磕裂、变形。
2. 角隅钢筋:路面 “角落” 的 “加固补丁”,防 “角部掉块”
路面的角隅(比如十字路口的转角、路面板块的四个角)是 “应力集中重灾区”,比边缘更脆弱:
混凝土路面是一块一块拼接的(比如 5 米 ×6 米的 “板”),每个 “板” 的四个角,相当于 “四个孤立的小点”
车辆转弯时车轮压在角上、温度变化时路面热胀冷缩,角部会受到来自 “两个方向” 的拉力(比如左上角会被 “向左拉”+“向上拉”),很容易从角部开始裂,甚至直接 “掉一块角”(专业叫 “角隅破损”)。
角隅钢筋的作用,就是给路面的 “四个角” 贴一层 “钢筋补丁”
把角部分散的应力 “集中扛住”,比如车轮压角时,钢筋能把压力传到周围的混凝土里,不让角部单独受力;
就算角部出现小裂纹,钢筋也能 “拽住” 裂纹,不让它继续扩大、导致掉块。
就像给纸箱的 “四角” 贴一层胶带,防止纸箱角被重物压塌、磨破。
3.防裂钢筋: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大于等于240mm时,应设置防裂钢筋网。
面板越厚(≥240mm),就越容易因为 “上下温差”“自身重量”“地基小沉降” 出现看不见的 “内部拉力”,这些拉力会悄悄把面板拉裂;防裂钢筋网就像给厚面板 “织了层贴身的钢网”,提前把这些拉力扛住,不让裂缝长出来或变大。
1. 厚面板 “上下温差” 更大,容易被 “拉劈”
水泥路面会受温度影响:夏天晒的时候,面板表面升温快、会膨胀,但下面(靠近地基的部分)温度低、膨胀慢;
冬天冷的时候,表面降温快、会收缩,下面降温慢、收缩慢。
对于≥240mm 的厚面板来说,“表面和下面” 的距离更远,温差带来的 “膨胀 / 收缩差异” 会比薄面板大得多
就像一块厚木板,上面烤、下面冻,上下变形不一样,木板中间就会被 “扯出拉力”,时间长了就会裂(可能是细细的横向缝、斜缝)。
防裂钢筋网铺在面板中间,就像在厚木板中间夹了一层 “钢条”,能把这种 “上下拉扯的力” 分担掉,不让面板被 “拉劈”。
2. 厚面板更 “重”,地基有点小问题就容易 “塌裂”
厚面板自身重量比薄面板大得多(比如 240mm 厚的面板,1 平方米就比 180mm 厚的重约 150 公斤),对下面的地基要求更高。
如果地基有一点小沉降(比如下面有个小空洞、或局部土有点松),厚面板因为重,会比薄面板 “沉得更明显”
就像一块厚瓷砖和一块薄瓷砖,铺在有点软的地面上,厚瓷砖更容易 “压得地面下陷”,自己也会跟着裂。
防裂钢筋网是网状的,能把厚面板的重量和沉降力 “分散到更大范围”,不让力集中在沉降的小地方,避免这里裂出缝。
3. 厚面板 “自身收缩” 更厉害,容易 “内部崩裂”
水泥混凝土刚浇筑完,会慢慢 “干缩”(就像湿泥巴晒干会变小);而且用久了,受环境影响还会有 “徐变”(慢慢变形)。
厚面板的体积更大,干缩和徐变产生的 “内部收缩力” 也比薄面板强 —— 相当于一块大的厚面团,晒干时收缩的劲儿更大,更容易从里面裂出细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水泥路面:边缘钢筋、角隅钢筋、防裂钢筋的作用

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微信交流 
最新评论
抗扭计算中,纵筋和箍筋的数量要达到平衡,同时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