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度计算的核心是 “变形是否影响使用”(比如楼板挠度过大导致开裂、吊顶脱落,梁挠度过大导致观感差),而两类构件的 “变形来源” 和 “抗变形能力” 完全不同,因此需要选不同的荷载组合:
不影响使用采用准永久组合,影响使用的用标准组合。
1. 钢筋混凝土构件:长期变形是 “主要矛盾”,所以用准永久组合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一大特点是:长期受荷会持续 “徐变”(荷载不变,变形随时间慢慢变大),而且这种徐变变形占总变形的比例很高(比如长期变形可能是短期变形的 2-3 倍)。
而影响 “长期徐变” 的,只有长期作用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对应的荷载)
短期荷载(如临时堆料)只会产生短期变形,卸荷后大部分能恢复,不会长期影响使用。
举例: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长期压着自重 + 固定的家具(准永久组合荷载),会慢慢往下 “塌”(徐变);
但偶尔站几个人(短期荷载),只是暂时多塌一点,人走了就弹回去了。
所以算楼板 “长期会不会塌到影响使用”(比如超过规范限值导致开裂),只需要考虑准永久组合的荷载。
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短期变形控制” 是关键,所以用标准组合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核心优势是:在构件内部提前施加了 “预压力”(比如给梁里的钢筋拉紧,让梁先往上拱),这个预压力会抵消一部分使用荷载产生的 “向下塌” 的变形。
关键问题:预压力的效果会随时间慢慢减弱(专业叫 “预应力损失”,比如钢筋会慢慢松弛、混凝土会收缩徐变)
长期来看,预压力变小了,构件的 “抗变形能力” 会下降。
如果用 “准永久组合”(长期荷载)算挠度,会发现:长期荷载下,预压力已经损失了一部分,挠度会偏大;
但实际工程中,预应力构件的 “短期变形” 才是更需要控制 的。
短期承受较大可变荷载(如桥梁上的汽车、厂房的吊车)时,如果短期变形过大,可能导致桥面开裂、吊车运行不稳。
而 “标准组合” 正好包含了 “永久荷载 + 短期可变荷载”,能准确反映出 “短期最大荷载下,构件的变形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钢筋混凝土构件:长期徐变是变形的主要来源,所以用 “长期荷载”(准永久组合)算长期挠度,判断是否影响长期使用;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短期荷载下的变形更关键(长期有预应力损失但影响较小),所以用 “短期最大荷载”(标准组合)算短期挠度,确保短期功能安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计算挠度采用准永久组合还是标准组合?

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微信交流 
最新评论
抗扭计算中,纵筋和箍筋的数量要达到平衡,同时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