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

沥青混凝土、沥青稳定碎石、沥青玛蹄脂区别

这三种材料核心区别其实是 “石头颗粒大小” 和 “沥青(胶结料)的用量” 不同,导致它们的 “软硬、密实度、用途” 完全不一样。


一、沥青混凝土:最常见的 “路面表层料”,像 “均匀的碎石混凝土”

咱们平时走的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表层,90% 都是它,可以理解成“用沥青当胶水,把大小均匀的碎石粘起来的‘硬饼’”。

1. 成分特点:“碎石有粗有细,搭配均匀”

石头:有粗的(比如黄豆到拇指大)、有细的(比如沙子),还有更细的矿粉(类似面粉),按比例混合,就像拌混凝土时 “石子 + 沙子 + 水泥” 的搭配;

沥青:用量中等(相当于 “胶水刚好能把碎石粘牢,但不会渗出来”),不会太稀也不会太稠。

2. 手感 & 外观:“表面粗糙但平整,硬实不粘手”

铺好后表面能看到均匀的小碎石颗粒,用脚踩或用手摸,是硬的、不粘手,像 “晒干的混凝土路面”,但比水泥路面稍软一点(能轻微缓冲)。

3. 核心用途:“路面‘面子’,要耐磨、平整”

专门用在路面最上层(上面层、中面层) —— 因为它颗粒搭配均匀,铺出来平整,而且碎石嵌得紧,车辆轮胎压上去不容易打滑,还能扛住长期碾压(耐磨),同时能减少噪音(比水泥路面安静)。

“用沥青当胶水,把大小石子粘成的‘耐磨地砖’”,铺在路面最上面。

二、沥青稳定碎石:“路面的‘垫层 / 基层’,像‘粗碎石拌沥青’”

它是路面的 “地下骨架”,很少露在表面,作用是 “给表层铺路打基础”,可以理解成 **“用沥青当胶水,把粗碎石粘起来的‘松散硬块’”**。

1. 成分特点:“石头粗、细料少,沥青用量少”

石头:以粗碎石为主(比如拇指到鸡蛋大),细沙子和矿粉很少,甚至没有 —— 颗粒间隙比沥青混凝土大很多;

沥青:用量少(只够把粗碎石 “轻轻粘住”,不会填满碎石间隙),所以材料整体偏 “松散”,但有一定强度。

2. 手感 & 外观:“表面全是大碎石,有点‘扎手’,偏松散”

铺好后能清楚看到一个个粗碎石,用手掰能感觉到 “碎石之间有间隙”,不像沥青混凝土那么密实,硬度比沥青混凝土低一点,但比普通碎石路结实(不会一压就散)。

3. 核心用途:“路面‘地基’,要承重、排水”

主要用在路面中层(下面层)或基层—— 比如在水泥基层上面、沥青混凝土表层下面,起 “承上启下” 的作用:

承上:把表层传来的车辆重量,分散到下面的路基,避免路基被压坏;

排水:因为碎石间隙大,能让雨水快速渗下去(不会积在表层下泡坏路面)。

“用少量沥青粘住的‘粗碎石垫层’”,专门给路面表层当 “受力底座”。

三、沥青玛蹄脂:“高端路面料,像‘沥青裹着细料的‘软橡胶’’”

它的全称是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 “升级版的沥青混凝土”,主打 “抗高温、抗裂”,可以理解成 “用稠沥青当胶水,把‘细料 + 少量粗碎石’粘起来的‘密实软块’”。

1. 成分特点:“细料多、粗料少,沥青稠且用量大”

石头:粗碎石很少(只占一小部分,主要作用是 “骨架支撑”),大部分是细沙子和矿粉(细料占比能到 70% 以上);

沥青:用的是 “改性沥青”(比普通沥青更稠、更粘,像 “融化的橡胶”),而且用量大 —— 沥青会把细料完全包裹,形成 “沥青玛蹄脂”(一种稠稠的、像 “油泥” 的东西),再把少量粗碎石粘住。

2. 手感 & 外观:“表面细腻,有点‘软弹’,像‘橡胶块’”

铺好后表面很细腻(看不到太多粗颗粒),用手按能感觉到轻微的弹性(比沥青混凝土软),但不会粘手(因为沥青稠,不会渗出来),而且特别密实(几乎没有间隙)。

3. 核心用途:“高要求路面,要抗高温、抗裂、静音”

只用在对性能要求高的路面—— 比如高速公路的超车道(车辆碾压多)、高温地区的路面(夏天不会变软)、城市主干道(需要静音):

抗高温:因为沥青稠、细料多,夏天太阳晒也不容易软化变形(不会出现车辙);

抗裂:沥青用量大,材料有弹性,冬天低温收缩时不容易开裂;

静音:表面细腻,车辆轮胎压上去噪音比普通沥青混凝土小很多。

“用稠沥青裹着细料做的‘弹性耐磨层’”,专给高要求路面 “定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沥青混凝土、沥青稳定碎石、沥青玛蹄脂区别

评论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