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

SBS改性剂和抗车辙剂

 SBS 改性剂和抗车辙剂的区别:一条道路可能全部都要用到SBS改性剂,但只有局部的某些地方要用抗撤剂


一、核心身份:“基础改良剂” vs “专项功能剂”

SBS 改性剂:本质是沥青的 “基础升级材料”,作用是从根本上改善普通沥青的 “先天不足”(比如低温易裂、高温易软、耐久性差),相当于给沥青 “全面体检 + 系统升级”,让沥青本身的综合性能更优。

抗车辙剂:本质是沥青混合料的 “专项补丁”,作用是针对性解决路面的 “特定病害车辙”(高温下车辆反复碾压形成的凹槽),相当于给路面 “专治车辙的特效药”,不追求全面改良,只聚焦抗车辙能力。

二、核心作用:“全面提升” vs “单点强化”

两者的作用范围差异极大,具体看下表:

对比维度 SBS 改性剂(改沥青) 抗车辙剂(改混合料)
核心目标 提升沥青的综合性能,解决 “低温裂、高温软、寿命短” 三大问题 仅强化沥青混合料的 “高温抗变形能力”,解决 “车辙” 这一单点问题
关键效果 1 低温抗裂:冬天路面不易因收缩开裂 高温抗车辙:夏天高温下,路面不易被车轮压出凹槽
关键效果 2 高温稳定:夏天沥青不易软化,减少路面泛油、推移 对低温抗裂、耐久性等几乎无额外提升(甚至可能轻微影响低温性能)
关键效果 3 增强耐久性:延长沥青路面的整体使用寿命 不直接延长路面整体寿命,只延缓车辙出现的时间

三、适用场景:“普适性需求” vs “针对性需求”

SBS 改性剂:是 “常规升级选择”,只要路面需要更好的综合性能(比如高速公路、主干道、北方寒冷地区、南方高温地区),都会用 SBS 改性沥青,属于 “普适性配置”。

例:北方冬天冷,用 SBS 改性沥青避免路面冻裂;南方夏天热,用它避免沥青软化泛油 —— 它能同时应对冷热问题。

抗车辙剂:是 “特殊场景补充”,只在 “车辙风险高” 的路段用,比如:

  • ① 高速公路的超车道、收费站(车辆停留 / 刹车多,碾压频繁);
    ② 南方超高温地区(夏季路面温度常超 60℃,车辙易出现);
    ③ 重载道路(货车多,碾压荷载大,车辙更严重)。
    普通路段(比如小区道路、乡村公路)车辙风险低,基本不用抗车辙剂。

四、添加方式:“改沥青本身” vs “混到石料里”

SBS 改性剂:添加在 “沥青生产环节”—— 在沥青厂将 SBS 颗粒(类似塑料颗粒)与热沥青高温搅拌、研磨,让 SBS 均匀融入沥青中,形成 “SBS 改性沥青”,再运到工地和石料混合。

简单说:先改沥青,再用改好的沥青拌料。

抗车辙剂:添加在 “混合料搅拌环节”—— 在工地的沥青搅拌站,将抗车辙剂颗粒直接加入 “热石料 + 普通沥青(或改性沥青)” 中,一起搅拌几分钟即可,不需要提前改变沥青本身。

简单说:不改沥青,直接往拌好的 “石料 + 沥青” 里加 “抗车辙颗粒”。


想让沥青路面 “又抗冻、又抗晒、用得久”,找SBS 改性剂;

路面其他都还行,就是夏天老被压出凹槽(车辙),找抗车辙剂。

比如用 SBS 改性沥青拌料,再额外加抗车辙剂,既保综合性能,又强化抗车辙能力,适合高等级公路的重交通路段)

SBS改性剂是加在沥青里面,抗车辙剂是加在沥青混合料里面。

也就是说抗车辙剂是在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里面决定是否添加,属于额外添加。


SBS 改性剂添加量:在道路工程中,用于改性沥青时,SBS 改性剂的添加量一般在 4% – 10% 左右。

抗车辙剂添加量:抗车辙剂的使用剂量一般为沥青混合料的 0.3% – 0.5%,即每吨沥青混合料中掺 3 – 5kg。用于道路时一般掺 0.35% – 0.4%,即每吨沥青混合料中掺 3.5 – 4kg。交通量大、重型车辆多的路段应用高限,特殊路段可掺 0.6% 以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SBS改性剂和抗车辙剂

评论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