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路面材料里的 “石头颗粒” 想象成 “不同大小的豆子”,“级配” 就是 “豆子的搭配方式”
有的搭配得密不透风(密级配),有的留很多空隙(开级配),有的大小连续衔接(连续级配),有的缺了中间某类大小(间断级配)。
一、先懂 “级配”:就是 “颗粒大小的搭配比例”
简单说,“级配”=“不同粒径的石头(或沙子、矿粉)按多少比例混合”。
比如拌混凝土时,要放 “大石子 + 中石子 + 沙子 + 水泥”,每种料放多少,就是 “级配”;路面材料(沥青混凝土、碎石等)里,“粗石头 + 细石头 + 沙子 + 矿粉” 的比例,也叫 “级配”。
核心目的是:通过调整颗粒搭配,让材料要么 “更密实”(扛碾压),要么 “更透气”(排水),要么 “更易施工”。
二、再分 “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配”:按 “颗粒间隙大小” 分
这三类是按 “材料拌好后,内部空隙的多少” 来划分的
本质是 “小颗粒(沙子、矿粉)够不够多,能不能把大颗粒的间隙填满”。
1. 密级配:“颗粒挤得密不透风,几乎没空隙”
通俗理解:像 “用大米 + 小米 + 玉米面混合装满罐子”—— 大颗粒(大米)的间隙,刚好被中颗粒(小米)填满,中颗粒的间隙又被细颗粒(玉米面)填满,最后罐子里几乎没有空地方。
核心特点:小颗粒(沙子、矿粉)用量多,能把大颗粒的所有间隙 “堵死”,材料整体特别密实,水很难渗进去,也不容易被压变形。
常见场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的沥青混凝土表层(比如咱们平时走的平整路面)—— 要耐磨、抗碾压,还能防雨水渗进基层(避免基层泡坏)。
直观感受:铺好后表面光滑平整,用手摸不到明显空隙,下雨时雨水不会往路面里渗,只会顺着路面流走。
2. 开级配:“颗粒间留很多大空隙,像‘筛子’”
“只装大红豆,不放小米和玉米面的罐子”
只有大颗粒,没有小颗粒填间隙,罐子里全是空地方,能直接看到缝隙。
核心特点:几乎没有小颗粒(沙子、矿粉很少或没有),只有粗颗粒(比如拇指大的碎石),材料内部全是连通的大空隙(空隙率通常>15%),水和空气能轻松穿过去。
常见场景:多雨地区的路面表层(比如山区公路、高速公路的排水路面)、停车场路面
主要目的是 “快速排水”,避免下雨时路面积水(防止车辆打滑)。
直观感受:铺好后表面能清楚看到粗颗粒间的大缝隙,下雨时雨水会直接 “钻” 进路面内部,顺着空隙流到路边的排水系统,路面不会有积水。
3. 半开级配:“介于‘密’和‘开’之间,空隙不大不小”
通俗理解:像 “装了大红豆 + 少量小米,不放玉米面的罐子”
有大颗粒,也有一点小颗粒,但小颗粒不够多,只能填一部分间隙,罐子里还有不少中等大小的空隙。
核心特点:小颗粒用量 “比密级配少、比开级配多”,空隙率介于两者之间(通常 8%-15%)
既能有一定的密实度(扛碾压),又能有少量空隙(排少量雨水或让材料有轻微弹性)。
常见场景:路面的中层(比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郊区公路的表层 —— 不需要像主干道那么密实,也不需要像多雨区那么能排水,兼顾 “承重” 和 “轻微排水”。
直观感受:表面能看到少量小缝隙,下雨时会渗一点水,但不会像开级配那样 “漏得快”,也不会像密级配那样 “完全不渗水”。
三、 “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按 “颗粒大小是否连贯” 分
这两类是按 “材料里有没有‘缺漏’某一类大小的颗粒” 来划分的
比如 “有没有介于‘粗石’和‘细沙’之间的‘中石’”。
1. 连续级配:“颗粒大小‘从粗到细’连续衔接,没有缺漏”
通俗理解:像 “从乒乓球→网球→篮球→足球” 这样大小依次递增的球混合,每类大小的球都有,没有 “跳级”(比如不会只有乒乓球和足球,没有网球、篮球)。
核心特点:颗粒粒径从大到小 “无缝衔接”,比如有 5cm 的粗石、2cm 的中石、0.5cm 的细石、0.1cm 的沙子 —— 每种大小的颗粒都占一定比例,能自然填满间隙,材料整体均匀、易施工。
常见场景:绝大多数普通路面材料(比如普通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不需要特殊性能,只要 “好拌、好铺、够结实” 就行。
关键优势:施工时容易搅拌均匀,铺在路面上也容易压实,不会因为缺了某类颗粒而出现 “局部空隙大” 或 “局部太密” 的问题。
2. 间断级配:“颗粒大小‘跳级’,缺了中间某类大小的颗粒”
通俗理解:像 “只有乒乓球和足球,没有网球、篮球” 这样的混合 —— 中间某类或某几类大小的颗粒 “消失了”,颗粒大小要么特别粗,要么特别细,没有中间过渡。
核心特点:颗粒粒径 “不连贯”,比如只有 5cm 的粗石和 0.1cm 的沙子,没有 2cm、0.5cm 的中间颗粒
常见场景:对性能有特殊要求的路面 ——比如沥青玛蹄脂(SMA):缺了中间颗粒,用 “粗石骨架 + 大量细粉 + 稠沥青”,让材料更密实、抗高温(夏天不软)、抗裂;
比如某些开级配排水路面:缺了中间颗粒,只用粗石和少量细沙,让空隙更大、排水更快。
关键优势:能通过 “缺漏中间颗粒” 来 “定制” 性能 —— 要么靠 “粗骨架 + 细料填缝” 实现超高密实度(抗高温),要么靠 “粗骨架 + 少细料” 实现超大空隙(强排水)。
| 概念 | 通俗比喻 | 核心关键 |
|---|---|---|
| 级配 | 豆子的搭配比例 | 不同大小颗粒的混合比例 |
| 密级配 | 大米 + 小米 + 玉米面装满罐 | 空隙少,密实防渗水 |
| 开级配 | 只装大红豆的罐 | 空隙多,快速排水 |
| 半开级配 | 大红豆 + 少量小米的罐 | 空隙中等,兼顾承重和排水 |
| 连续级配 | 乒乓球→网球→篮球→足球混合 | 颗粒大小连续,易施工 |
| 间断级配 | 只有乒乓球和足球 | 颗粒大小跳级,定制特殊性能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级配,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配,连续级配,间断级配

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微信交流 
最新评论
抗扭计算中,纵筋和箍筋的数量要达到平衡,同时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