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管道(比如水泥管、铸铁管)像 “硬骨头”,怕被压裂、压断,所以回填要重点 “保护它不被挤坏”;
柔性管道(比如塑料管、波纹管)像 “软橡皮”,怕被压扁、变形后恢复不了,所以回填要重点 “给它撑住、固定好”。
1. 回填材料:“挑软的填” vs “挑能‘撑住’的填”
刚性管道:怕回填材料里有硬疙瘩(比如大石块、碎砖头),碾压时会把管道顶裂。
所以从 “管底到管顶以上 50cm” 的核心区域(行业叫 “核心回填区”),必须用细颗粒、无硬块的材料—— 比如细沙土、粉土,甚至掺点水泥的灰土(但不能太硬),就像给管道裹一层 “软缓冲垫”,避免局部受力压坏管道。
举个例子:家里铺瓷砖,下面要铺细沙找平,不能直接垫碎石,就是怕瓷砖(类似刚性管道)被压裂。
柔性管道:怕回填材料 “撑不住”,管道受外力会瘪掉。
所以核心回填区(管底到管顶以上 50cm)必须用颗粒均匀、能压实的材料—— 如中粗砂、级配砂石(不是细沙,细沙压实后容易松动),就像给管道周围砌一层 “硬支撑”,压实后能牢牢顶住管道,防止它变形。
比如家里的塑料水管,埋在地里如果周围填的是松散细沙,一踩就可能扁;填中粗砂压实后,就不容易变形了。
2. 压实要求:“轻一点压,别压坏” vs “紧一点压,别松掉”
刚性管道:压实的核心是 “避免局部压力过大”。
首先,核心区(管底到管顶 50cm)必须人工回填、轻压:不能用大型压路机直接压,得用小型打夯机慢慢夯,甚至人工踩实,怕机器重压把管道压裂;
其次,压实度 “不用追求最高”:比如核心区压实度达到 85% 就行(通俗说 “捏成团不散”),不用像路基那样压到 95% 以上,过度压实反而可能挤碎管道。
柔性管道:压实的核心是 “让回填材料紧紧抱住管道”。
首先,核心区必须 “两侧同时压、压到紧实”:比如用小型压路机从管道左右两边同时往中间压,不能只压一边(怕把管道挤歪),而且压实度要高(比如达到 90%-95%,通俗说 “用力捏都捏不散”),让材料牢牢固定住管道,防止它移位或变形;
其次,管底要先垫 “硬垫层”:比如先铺 10-20cm 厚的中粗砂,压实后再放管道,相当于给管道搭个 “硬板凳”,避免管道底部受力不均而塌陷。
3. 特殊保护:“防冲击” vs “防位移”
刚性管道:重点防 “外力冲击”。
如果管道上方有重型车辆(比如货车),或者回填土中有少量硬块,必须在管道顶部加 “保护层”—— 比如铺一层钢筋网,再浇 5-10cm 厚的混凝土(类似给管道戴个 “钢盔”),防止硬块或重压直接砸在管道上导致破裂。
柔性管道:重点防 “横向移位”。
比如管道转弯、接头的地方,或者埋深较浅(比如小于 1m),必须在管道两侧砌 “混凝土支墩”(类似给管道两边打 “固定桩”),防止管道受土壤挤压或车辆震动而跑偏、接头脱节;另外,柔性管道还怕 “被尖锐物戳破”,所以回填前要清理沟槽里的碎玻璃、钢筋头等杂物。
一句话总结:
刚性管道回填像 “照顾易碎的瓷器”—— 用软材料、轻压实,别碰坏;
柔性管道回填像 “固定易变形的气球”—— 用硬材料、紧压实,别挤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刚性管道和柔性管道的沟槽回填材料区别

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微信交流 
最新评论
抗扭计算中,纵筋和箍筋的数量要达到平衡,同时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