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基勘察和设计中,动力触探(DPT) 是通过 “重锤自由落体撞击探头”,根据探头贯入土层的难易程度(贯入度)来判断土层承载力、密实度的常用原位测试方法。
根据 “锤重和落距” 的不同,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类,三者的核心差异体现在 “测试能力、适用土层、数据用途” 上,下面结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讲解:
一、轻、中、重型动力触探的核心差异
可以类比 “用锤子敲钉子”
锤子越重、举得越高(落距大),钉子越容易敲进硬木头;
锤子轻、落距小,只能敲进软木板
动力触探的 “锤重 + 落距” 决定了它能 “探透” 的土层硬度。
二、适用范围结合《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规范明确了三类触探的 “适用土层”,本质是 “让合适的工具干合适的活”,避免 “小锤敲不动硬土、大锤砸坏软土”
1. 轻型动力触探(N₁₀)——“软土专属探测器”
适用土层:表层的填土、淤泥质土、松散砂士、软塑 – 可塑黏性土(比如工地表层的杂填土、河边的软泥层);
深度通常不超过 4m(锤轻,探深了能量不够,数据不准)。
规范用途(GB 50007):快速判断表层软土的密实度等级(如填土 “松散 / 稍密”、砂土 “松散 / 中密”);
估算浅基础(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ₐk),但仅适用于软土,硬土数据无效。
2. 中型动力触探(N₂₈)——“中等硬度土层通用工具”
适用土层:地下 4-10m 的中密砂土、可塑 – 硬塑黏性土、粉土(比如普通住宅地基常见的 “粉质黏土”“粉砂” 层);
不适合含较多碎石的土层(碎石会卡住探头,锤击数骤增,数据失真)。
规范用途(GB 50007):划分土层界面(比如 “粉质黏土” 和 “粉砂” 的分界);
估算中层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ₐk),比轻型更精准,可用于多层住宅、小型厂房的地基设计。
3. 重型动力触探(N₆₃.₅)——“硬土 / 碎石土主力工具”
适用土层:地下 10m 以下的密实砂土、硬塑 – 坚硬黏性土、碎石土、圆砾土(比如高层建筑、桥梁地基常见的 “砾砂”“碎石土” 层);
能穿透含粒径≤50mm 碎石的土层(大碎石需用 “超重型”,但规范中重型是主流)。
规范用途(GB 50007):核心用于碎石土、密实砂土的承载力估算(这类土用轻型 / 中型根本探不动);
判断硬土层的 “均匀性”(比如同一深度锤击数差异大,说明土层不均匀,需调整基础方案);
高层建筑、重型设备基础的地基勘察必须用到,是这类工程设计的关键数据来源。
深度限制:轻型≤4m,中型≤10m,重型可到 20m(超过需考虑 “锤击能量损失”,需修正数据)。
土层修正:规范要求,当土层中含少量碎石(或地下水位较高)时,需对锤击数进行 “修正”(比如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N₆₃.₅需乘以 0.8~0.9 的系数),否则结果不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轻型、中型、重型动力触探区别和范围

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微信交流 
最新评论
抗扭计算中,纵筋和箍筋的数量要达到平衡,同时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