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

抗震设计之:底部剪力法

要通俗理解 “底部剪力法”,可以把它看作是计算大楼地震受力的简化版公式

核心是 “抓重点、省步骤”,用一个简单逻辑快速算出 “大楼底部能扛多大的地震力”,再把这个力分配给各层,适用于 “不太高、不太复杂” 的建筑(比如 10 层以下的普通住宅、办公楼)


和之前说的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相比,底部剪力法是简化版。

如果说振型分解法是 “把合唱拆成单个歌手算,再合起来”

那底部剪力法就是 “直接算整个合唱队的总音量,再分给每个歌手”

适合对精度要求没那么高的简单结构。

1. 核心思路:先算 “总力”,再分 “层力”

地震对大楼的作用,本质是给大楼一个 “水平推力”,这个推力会让大楼底部(和地面连接的地方)产生一个 “抵抗的剪力”

就像你推一根立着的竹竿,竹竿底部会被地面 “抓住”,产生一个反方向的力阻止它倒,这个力就是 “底部剪力”。

底部剪力法的逻辑就两步:

第一步:算出 “整个大楼在地震中受到的总推力”(对应 “底部总剪力”);

第二步:把这个 “总推力” 按比例分给大楼的每一层,算出每层要扛多大的力。

2. 第一步:算 “底部总剪力”—— 总推力有多大?

怎么算这个 “总推力”?不用复杂的振型分解,直接用一个 “简化公式”

核心是 3 个要素:地震有多强、大楼有多重、大楼有多刚。

可以类比成 “推箱子”

  • 你推箱子的力气(对应 “地震强度”)越大,箱子受到的推力越大;
  • 箱子越重(对应 “大楼总重量”),要推动它需要的力越大;
  • 箱子底部越滑(对应 “大楼刚度”—— 刚度越小越容易晃),推动它需要的力反而越小。

工程上的简化公式——底部总剪力 = 地震影响系数 × 大楼总重量

“地震影响系数α”:就是 “地震有多强 + 大楼有多刚” 的综合体现 —— 查规范给的 “图表” 就能得到(比如地震烈度 8 度的地区,某栋 5 层楼的地震影响系数是 0.2);

“大楼总重量”:就是整栋楼的自重(墙体、楼板、家具等的总重量)。

举个例子:一栋 5 层楼,总重量 10000kN(千牛,工程上的重量单位),地震影响系数 0.2,那底部总剪力 = 0.2×10000=2000kN—— 意思是地震时,大楼底部需要扛住 2000kN 的水平推力,才不会被推倒。

3. 第二步:分 “层力”—— 每层扛多少力?

算出 “底部总剪力 2000kN” 后,不能让底部 “独自扛”,要把这个力分给每一层 

因为地震时,每层的重量都会 “产生惯性力”(就像刹车时你会往前倾,惯性力让你推前面的座椅),重量越重、位置越高的楼层,惯性力越大,需要扛的力也越大。

可以类比成 “一群人推墙”:

10 个人推墙,总推力 1000N(牛顿);

力气大的人(对应 “重量大的楼层”)推得多,站在高处的人(对应 “位置高的楼层”)因为 “力的传递更远”,也需要多推一点;

最后按 “力气大小 + 站位高度” 的比例,把 1000N 分给每个人。


工程上的分配逻辑也很简单:

某1层的剪力 = 底部总剪力 × (该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 该层高度) / Σ(所有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 对应层高度的总和)

核心就是 “重的楼层、高的楼层,分得多”

举例子,5 层楼总剪力 2000kN,各层重量都是 2000kN(每层一样重),层高 3m(1 层高度 3m,2 层高度 6m,…5 层高度 15m)。

先算 Σ“所有层重量 × 高度总和”:2000×3 + 2000×6 + 2000×9 + 2000×12 + 2000×15 = 2000×(3+6+9+12+15)=2000×45=90000 kN・m;

1 层的剪力:2000 × (2000×3)/90000 = 2000 × 6000/90000 ≈ 133 kN;

5 层的剪力:2000 × (2000×15)/90000 = 2000 × 30000/90000 ≈ 667 kN;

很明显,5 层(最高层)分到的水平地震力(667kN)远大于 1 层(133kN)

符合 “高层惯性力更大” 的常识。

4. 适用场景:什么时候用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不是万能的,只适合 “简单结构”,规范里有明确要求(高度H不超过 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层数不太多的建筑,振型比较低阶)。

如果是 “超高层(比如 100 层)”“不规则建筑(比如某一层突然变窄)”,就不能用了 

因为这类建筑的 “高阶振型影响大”(晃法更复杂),简化的底部剪力法算不准,必须用更精确的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对 “矮、匀、简” 的建筑,先按 “底部总剪力 = 地震影响系数 × 大楼总重量” 算出底部要扛的总剪力,再按 “楼层重量 × 高度” 的比例把总剪力分给各层,快速得到每层的水平地震力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抗震设计之:底部剪力法

评论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