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

高桩承台和低桩承台

高桩承台“承台飘在水面或地面上方”,下面的桩露出很长;

低桩承台则是 “承台埋在地面或水下土里面”,桩几乎看不到,核心区别就是承台的 “位置高低” 和桩的 “露出长度”。


1. 先看 “位置”:一眼就能分清

两者最直观的区别是承台是否埋在土里(或水下土层里),就像 “桌子腿” 露在外面还是藏在地里。

(1)高桩承台:承台 “悬在空中”
 
样子:承台在水面以上(比如码头的承台)或地面以上(比如高架厂房的承台),下面的桩从土里或水里伸出来,像 “长腿” 一样支撑着承台,桩的露出部分很长(可能几米到十几米)。

通俗比喻:就像家里的 “高脚凳”,凳面(承台)离地面很高,凳腿(桩)大部分露在外面,能直接看到;

或者像码头的靠船平台,平台(承台)在水面上,下面的钢桩(桩)从水下地基伸上来支撑平台。

常见场景:码头、跨海大桥的桥墩基础、水上平台,或地面有淤积、需要架空的场地(比如沼泽地建厂,把承台架高避免被淤泥淹没)。

(2)低桩承台:承台 “藏在地下”

样子:承台完全埋在地面以下(比如住宅的承台埋在室外地坪下),或埋在水下的土层里(比如浅水区域的桥梁承台),桩的顶部只稍微露出土层,和承台连接后几乎看不到桩身,整体像 “埋在地里的水泥块”

常见场景:多层 / 高层住宅的地基、普通厂房、浅水河道的小型桥梁,或地面土层稳定、不需要架空的场地。

2. 核心差异:不止位置,受力和施工也不同
 
除了位置,两者在受力、施工难度、适用环境上区别很大,这些直接决定了工程里该选哪种。

对比维度 高桩承台 低桩承台
桩的露出长度 长(大部分露在外面) 短(几乎全埋在土里)
抗水平力能力 强(露出的桩能像 “悬臂梁” 一样抵抗水平力,比如水流、船只撞击) 弱(桩埋在土里,主要靠土壤摩擦力抵抗水平力,不如高桩承台直接)
施工难度 高(需要在水上或高空浇筑承台,还要处理露出桩的防腐、防撞 低(在地面开挖基坑后浇筑承台,施工环境稳定,操作简单)
对地基要求 低(即使水下地基有淤泥、流沙,只要桩能扎进深层硬土,就能用) 高(需要地面土层稳定,避免基坑坍塌,或地下水位低,方便开挖)
成本 高(材料用量多、施工工艺复杂,还要做防腐、防撞措施) 低(施工简单、材料省,不需要额外的架空或防护设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高桩承台和低桩承台

评论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