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

2025年09月的文章 第4页

注册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区分单向板和双向板

区分单向板和双向板的核心是:看板的受力主要靠哪个方向的钢筋,主要靠一个方向就是单向板,两个方向都主要受力就是双向板,判断标准可以简单归结为 “看长宽比” 和 “看支撑”。 🔍 判断:先看 “长宽比”,再看 “支撑条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里对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划分有明确依据,最直观的就是板的长边(L₂)和短边(L₁)的比值,再结合支撑是否为四边固定。 单向...
赞 (0)阅读(26)评论(0)
注册结构

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

1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规)中,无粘结预应力钢筋会有应力增量,主要是由于荷载作用下构件的变形以及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导致的。  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协调: 根据纵向变形协调条件,无粘结筋的总伸长应等于沿其整个长度周围混凝土的总伸长。 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构件会产生变形,无粘结预应力钢筋也会随之产生相应的伸长,从而导致其应力增加。 例如,在受弯...
赞 (0)阅读(42)评论(0)
注册结构

预加力是荷载还是抗力?

施工阶段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各种校核,应将预加力作为荷载计算其效应。预加力对结构的变形不利,按荷载。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疲劳验算除外)时,应将预应力筋的强度限值作为结构抗力的一部分。预加力对结构的承载有利,按抗力。 算预应力结构的 “安全” 和 “正常用” 时,要把预加力当 “一种特殊荷载”; 算结构 “扛不扛得住破坏” 时(除了疲劳),要把预应力筋的强...
赞 (0)阅读(21)评论(0)
注册结构

钢筋的疲劳应力幅限值

2
钢筋的疲劳应力幅就是钢筋在反复受力时,“拉力和压力” 或 “大拉力和小拉力” 之间的差值,这个差值越大,钢筋越容易提前累坏。 假设人每次搬 50 斤(小力)和搬 100 斤(大力)交替进行,这两个重量的差值(50 斤)就是 “应力幅”。 要是差值很小,比如每次只在 80 斤和 90 斤之间切换,人不容易累; 但如果差值很大,比如在 20 斤和 150 斤之间...
赞 (0)阅读(26)评论(0)
道路设计

关于沥青混凝土的一些基本名词

2.0.1 沥青结合料 asphalt binder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0.2 乳化沥青 emulsifiedasphalt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 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0.3 液体沥青 liquidbitumen 用汽油、煤油 、柴油等 溶 剂 将 ...
赞 (0)阅读(25)评论(0)
注册结构

主内力、次内力、附加弯矩、主弯矩、次弯矩

2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里的次弯矩,本质是 “预应力筋的‘张拉动作’和构件的‘约束条件’闹矛盾,最后额外憋出来的弯矩” 可以理解成 “钢筋想拉着构件变形,但构件被固定住动不了,两者互相拉扯产生的额外作用力”。 次弯矩本质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里,因 “预加力作用点和构件变形后的轴线不重合”,额外产生的附加弯矩,不是预加力直接产生的主弯矩,而是 “间接衍生” 出来的力。 ...
赞 (0)阅读(26)评论(0)
注册结构

内力重分布和应力重分布的区别

内力重分布和应力重分布本质都是 “结构受力不均时的自我调节” 区别在于前者是 “宏观力的重新分配”,后者是 “微观材料内部的力调整” 一、什么是 “内力” 和 “应力”? 在讲 “重分布” 前,得先分清两个核心概念,不然容易混: 内力:是构件整体层面的 “力”,比如一根梁的弯矩、剪力,你可以理解成 “这根梁不同部位要扛的总荷载”,是宏观的、针对构件的。 应力...
赞 (0)阅读(28)评论(0)
注册结构

塑性铰的基本含义

塑性铰可以理解成混凝土构件快坏但没完全坏时,出现的一个‘能掰弯却不断’的‘活铰链’ 它能让构件绕着这个点转动,同时还能继续扛一部分力 🔍 塑性铰和 “普通铰链” 的区别 我们平时见的门铰链(普通铰链),只能转动,几乎不能扛力; 而塑性铰是 “特殊铰链”,有两个关键特点: 能微小转动:构件受力到一定程度,这个部位会率先出现较大变形,像铰链一样能让构件绕它转动。...
赞 (0)阅读(34)评论(0)
注册结构

结构设计中,为什么要进行弯矩调幅?

1
弯矩调幅简单说就是“把构件里受力不均的弯矩重新分配一下”,让强的地方多承担点,弱的地方少扛点,最终让整个结构更安全、更经济。 弯矩调幅图 节点处,实际并非完全的刚接,节点的弯矩M1和M2会因为节点的转动损失一部分弯矩,变成βM1和βM2 🔍 先搞懂:什么是 “弯矩”? 可以把弯矩理解成 “让构件掰弯的力”。 比如一根梁,中间放个重物,梁会向下弯,这时候梁的上...
赞 (0)阅读(31)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