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

控制性钻孔和一般性钻孔的区别

在建筑桩基规范中,控制性钻孔一般性钻孔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钻孔,它们的区别如下:

控制性钻孔:主要是为了满足地基变形验算、场地稳定性评价等更全面、更深入的设计要求

就好像盖房子要先了解地下的 “脾气”,控制性钻孔就是要把地下土层的详细情况摸清楚,包括土层怎么分布、会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等,为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性能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一般性钻孔:主要是为了查明地基主要受力层的分布和岩土性质,简单说就是看看房子下面的主要受力土层好不好,能不能承受房子的重量,满足一般的地基承载力评价等常规性要求。

控制性钻孔:深度要求比较深,通常要穿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厚度。

比如建高楼大厦,需要知道很深的地方土层的情况,控制性钻孔就要钻得足够深,以确保能控制住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一般性钻孔:深度相对较浅,一般应深入预计桩端平面以下 3-5 倍桩身设计直径,且不得小于 3m;

对于大直径桩,不得小于 5m。

它主要是满足对地基主要受力层的了解,不需要像控制性钻孔那么深。

控制性钻孔:通常会采用一些特殊的钻探设备和工艺,如定向钻孔、连续取样等,以保证钻孔的精度和获取的地质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编录和样品分析,就像做科学研究一样,要把每个细节都记录和分析清楚。

一般性钻孔:一般采用常规的钻探设备和工艺,如回转钻孔、冲击钻孔等,更注重钻孔的速度和效率。

其地质编录和样品分析相对简单,能满足基本的施工需要就行。

控制性钻孔: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至少应布置 3 个控制性孔,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至少应布置 2 个控制性孔。

而且在高层建筑群中,虽然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幢建筑物至少应有 1 个控制性勘探点。

一般性钻孔:数量通常比控制性钻孔多,具体数量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如地层的复杂程度、建筑物的规模等综合确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控制性钻孔和一般性钻孔的区别

评论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