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结构设计
管道开挖后,路面结构应该如何修复,目前主要的参照设计规范有城镇道路路面施工验收规范和城镇道路养护规范。
一般而言,管道沟槽开挖后,路面结构按原来的结构层恢复并做成台阶状。

规范有说明,恢复的结构层不得低于原来的结构层。
原方案路面结构恢复一般按沥青面层、2层C20贫混凝土基层,1层级配碎石底基层。
之所以用贫混凝土基层是因为养护时间短,可以更快的通车。
对于级配碎石层的压实度,规范要求不低于95%。


两本规范均有相同的描述。
但是对于很多小区道路来说,施工单位认为没有必要参考城镇道路的要求,于是提出将级配碎石压实度要求降低。

查看规范的描述,这里有一条似乎在告诉第三类就包含小区的低等级道路。
所以如果采用级配碎石作为垫层,一般要求压实度大于95。
但施工单位做不到这么大的压实度,那应该怎么处理?
在道路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可以降低到最小93%。
所以,针对以上的情况,我认为可以将级配碎石底基层改为水泥稳定碎石层更合理。
最后,对于城市道路或者小区道路,当施工单位无法确保级配碎石层压实度时,可以改为水泥稳定碎石层。
沥青面层+2层C20贫混凝土基层+1层水泥稳定碎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雨污分流改造,路面破除恢复结构如何设计?

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微信交流 
最新评论
抗扭计算中,纵筋和箍筋的数量要达到平衡,同时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