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

注册考试:荷载规范温度作用总结

9.1.1 温度作用应考虑气温变化、太阳辐射及使用热源等因素,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的温度作用应采用其温度的变化来表示。

温度变化是指温差,升温或者降温,产生的结构变形,即温度效应。

9.1.2 计算结构或构件的温度作用效应时,应采用材料的线膨胀系数αT。常用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可按表采用。

9.1.3 温度作用的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可分别取0.6、0.5和0.4。

9.2.1 基本气温可采用按本规范附录E规定的方法确定的50年重现期的月平均最高气温Tmax和月平均最低气温Tmin

一般是指7月的平均最高温,12月的平均最低温。

9.2.2 对金属结构等对气温变化较敏感的结构,宜考虑极端气温的影响,基本气温Tmax和Tmin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增加或降低。

 

9.3.1 均匀温度作用的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均匀温度:结构整体升温或者降温,标准值又叫行业标准最大值,统计得到。

区分梯度温度和非线性温度的差别。

    1 对结构最大温升的工况,均匀温度作用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Tk——均匀温度作用标准值(℃);
          Ts,max——结构最高平均温度(℃);注意与基本气温的差别

          T0,min——结构最低初始平均温度(℃)。合拢时的温度
    2 对结构最大温降的工况,均匀温度作用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Ts,min——结构最低平均温度(℃);注意与基本气温的差别

          T0,max——结构最高初始平均温度(℃)。合拢时的温度

9.3.2 结构最高平均温度Ts,max和最低平均温度Ts,min宜分别根据基本气温Tmax和Tmin按热工学的原理确定。对于有围护的室内结构,结构平均温度应考虑室内外温差的影响;对于暴露于室外的结构或施工期间的结构,宜依据结构的朝向和表面吸热性质考虑太阳辐射的影响。

  • 结构的温度不等于环境的气温。
  • 室外结构,最高平均温度和最低平均温度一般可依据基本气温Tmax和Tmin确定。
  • 室内结构,结构最高平均温度和最低平均温度,当仅考虑单层结构材料且室内外环境温度类似时,结构平均温度可近似地取室内外环境温度的平均值。
  • 梯度温度可近似假定为线性分布。

  • 地下室与地下结构的室外温度,离地表面深度超过10m时,土体基本为恒温,等于年平均气温。

9.3.3 结构的最高初始平均温度T0,max和最低初始平均温度T0,min应根据结构的合拢或形成约束的时间确定,或根据施工时结构可能出现的温度按不利情况确定。

混凝土结构的合拢温度一般可取后浇带封闭时的月平均气温。钢结构的合拢温度一般可取合拢时的日平均温度。

[su_button]举个例子[/su_button]

  • 结构最高平均温度是30,最低平均温度是10,结构合拢浇筑温度范围为15-25。
  • 计算最大温升和温降?
  • 用最高平均温度30-合拢初始最低温15,即30-15=15度。
  • 用最底平均温度10-合拢初始最高温25,即10-25=-15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注册考试:荷载规范温度作用总结

评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