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规中的 “框架梁强剪弱弯”
核心是给框架梁定一个 “抗震破坏优先级”:优先发生有预兆的弯曲破坏,坚决避免突然的剪切破坏。
弯曲破坏:像掰弯的塑料尺,梁会先出现竖向裂缝,慢慢变弯,有明显预警,就算变形也还能扛一会儿力。
剪切破坏:像被剪刀剪断的纸,梁侧面出现斜裂缝,没征兆就断成两段,一断就彻底失去承载力,地震时很容易导致楼板垮塌。
“强剪弱弯” 的本质
设计时故意让梁的 “抗剪能力” 比 “抗弯能力” 更强。
简单说,就是让梁 “能扛住比弯曲极限更大的剪切力”,这样地震时就算力超过了梁的抗弯极限,梁先弯也不会先剪,保证破坏过程可控、有逃生时间。
二、通俗理解 “剪力设计值放大”
剪力设计值放大,就是把梁实际可能承受的剪力 “多算一点”,倒逼设计时加强抗剪措施,确保抗剪能力足够强。
为什么要放大?
地震时的力是突发、不确定的,可能比计算值更大。
如果按 “理论算出来的剪力” 设计抗剪措施,万一实际剪力超了,梁就可能被剪坏。
放大剪力设计值,相当于提前 “留足余量”,就算遇到比预期大的地震力,梁的抗剪能力也能扛住。
怎么放大?
抗规里用一个 “放大系数” 来实现,核心逻辑是 “根据梁的抗弯能力,反推需要多强的抗剪能力”,具体分两步:
第一步:先算出梁 “能扛住多大的弯矩而弯曲”(也就是梁的抗弯承载力)。
第二步:用这个抗弯承载力乘以一个 “放大系数”(比如 1.2、1.3,抗规里根据抗震等级有明确规定),得到一个 “更大的剪力设计值”。
第三步:按这个 “放大后的剪力设计值” 来配箍筋、加腰筋,确保梁的抗剪能力能扛住这个 “放大后的力”。
就像给自行车胎打气,理论上打 2.5bar 就够日常用,但考虑到可能载重物、走颠簸路,就故意打到 2.8bar(放大了 0.3bar),就算遇到额外压力,胎也不容易爆。
剪力设计值放大,就是给梁的 “抗剪能力” 多打这 0.3bar 的 “保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抗震设计,框架梁强剪弱弯含义,剪力设计值放大

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微信交流 
最新评论
抗扭计算中,纵筋和箍筋的数量要达到平衡,同时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