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沥青路面的水平抗剪能力,核心逻辑是 “让沥青和石子‘粘得牢、抱得紧’,同时让路面整体‘扛得住横向推力’”
不管车辆急刹、转弯时产生多大的 “侧滑力”,路面都不容易被 “搓开”“推变形”(比如出现车辙、推移、啃边)。
可从 4 个关键环节入手:
一、选对 “原材料”:让 “粘结剂” 更粘,“骨架” 更稳
沥青路面的抗剪能力,本质是 “沥青的粘合力” 和 “石子的咬合力” 共同决定的,原材料选得好,基础就牢。
1. 沥青:选 “粘劲大、耐高温” 的,别用 “太稀” 的
优先选低标号改性沥青(比如 SBS 改性沥青),而不是普通的 “高标号软沥青”(比如 110 号沥青就比 70 号稀,粘劲弱)。
通俗理解:改性沥青像 “加了胶水的糖浆”,比普通沥青更粘、更韧,能把石子牢牢粘住,就算高温下也不容易 “化”,车辆碾压时石子不会被 “搓掉”。
避免用 “老化沥青”:存放太久或加热过度的沥青会变脆、粘劲下降,相当于 “胶水过期了”,粘不住石子,抗剪能力自然差。
2. 石子(集料):选 “形状好、硬度高、颗粒配得匀” 的
形状:别用 “圆溜溜的鹅卵石”,优先选 “有棱角的碎石”(比如玄武岩、花岗岩碎石)。
带棱角的石子像 “拼图”,能互相 “咬在一起”,车辆产生的横向力会被石子的咬合力抵消;而圆石子像 “玻璃球”,容易互相滑动,一推就散。
硬度:石子要够硬(比如压碎值≤26%),别用 “软石头”(比如石灰岩太脆,碾压后会碎)。软石子会被压碎,路面失去 “骨架”,一受力就变形。
级配:石子颗粒大小要 “搭配均匀”(比如大石子、中石子、小石子、石屑按比例混合),别出现 “全是大石子(有空隙)” 或 “全是小石子(没骨架)” 的情况。
均匀级配能让石子紧密排列,减少空隙,提高整体抗剪性。
二、控制 “施工质量”:别让 “铺的时候就留隐患”
就算原材料好,施工没做好,抗剪能力也会打折扣 —— 关键是 “拌得匀、铺得热、压得实”。
1. 搅拌:沥青和石子要 “拌透”,别出现 “花脸料”
搅拌时要确保沥青完全裹住每颗石子(叫 “裹覆率 100%”),不能有 “石子露白” 或 “沥青结团” 的情况。
如果石子没裹上沥青,就像 “饺子没包馅”,石子之间没有粘结力,一受力就会分开,抗剪能力直接归零。
控制搅拌温度:按要求加热(比如改性沥青搅拌温度 160-190℃),温度太低会拌不匀,太高会让沥青老化。
2. 摊铺:“趁热铺”,别等凉了再铺
严格按温度要求摊铺(普通沥青≥130℃,改性沥青≥140℃),低温下摊铺的沥青会快速变硬,石子没来得及排列好就凝固了,路面会松散,抗剪差。
就像揉面团,面团凉了就揉不动、压不实,沥青也是同理,热的时候才能铺得平、粘得牢。
3. 压实:“压够遍数、压到密实”,别留 “空隙”
用 “重型压路机”(比如 12 吨以上钢轮压路机)多压几遍(通常 6-8 遍),确保路面压实度≥96%(空隙率≤4%)。
压实后的路面像 “压紧的沙包”,石子之间没有空隙,紧密贴合,横向力传不进去;如果压不实,路面有空隙,车辆一推,石子就会在空隙里滑动,导致路面变形。
别在 “温度太低时压”:压实温度要够(普通沥青≥120℃,改性沥青≥130℃),温度太低,沥青变硬,压不动,反而会把路面压裂。
三、优化 “路面结构”:给路面 “加层防护、增强支撑”
除了面层本身,路面的 “底层和整体结构” 也会影响抗剪能力 —— 相当于给 “上层” 找个 “结实的底座”。
1. 加 “抗剪层”:在面层和基层之间加 “过渡层”
对于重车多、转弯多的路段(比如高速出入口、公交站),可以在沥青面层下面加一层 “沥青碎石抗剪层”(比如 AC-25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或刷一层 “粘层油”(高粘沥青)。
粘层油像 “双面胶”,把面层和底层粘在一起,防止面层被车辆 “搓起来”;抗剪层像 “缓冲垫”,能分担横向力,保护上层薄面层。
2. 增强 “基层强度”:别让 “底层先塌”
沥青面层下面的基层(比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够硬、够结实(抗压强度≥3MPa),并且压实度≥98%。
如果基层像 “软泥巴”,车辆一压,基层先凹陷,面层就算再结实,也会跟着变形,抗剪能力自然失效。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墙再厚也会倒。
四、做好 “后期养护”:别等 “小问题变大事”
路面用久了,会出现裂缝、松散等小问题,不及时修,会慢慢削弱抗剪能力,最后导致大面积损坏。
1. 及时补 “裂缝”:别让 “水渗进去”
发现路面有裂缝(哪怕 1 毫米宽),要及时用 “灌缝胶”(高粘沥青胶)填满。水渗进裂缝后,会泡软基层,还会让沥青和石子 “脱粘”(像胶水遇水失效),抗剪能力会急剧下降。
裂缝就像 “伤口”,不包扎会感染,水就是 “细菌”,会让路面内部慢慢 “烂掉”。
2. 定期 “罩面”:给路面 “穿新衣服”
路面用 3-5 年后(尤其是重交通路段),可以铺一层 “超薄沥青罩面”(比如 4 厘米厚的改性沥青面层),相当于给旧路面换一层新的 “抗剪外壳”,恢复其粘合力和咬合力。
就像鞋子底磨平了,换个新鞋底,又能抗磨、抗滑了。
原材料是基础:选高粘70号改性沥青 + 带棱角硬石子,确保 “粘得牢、咬得紧”;
施工是关键:趁热拌、趁热铺、压密实,别留空隙和松散;
结构 + 养护是保障:底层要硬、及时补裂缝,别让小问题拖成大损坏。
做到这三点,沥青路面就能扛住车辆的横向推力,不容易出现车辙、推移,更耐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如何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抗剪能力

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微信交流 
最新评论
抗扭计算中,纵筋和箍筋的数量要达到平衡,同时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