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钢的型号核心是 “用数字 + 字母 / 符号,直接告诉你截面的关键尺寸和承载能力”,不用翻图纸就能快速 get 它的 “个头” 和 “实力”
就像衣服的 “XL 码” 代表大小,工字钢型号里的数字、字母,就是它的 “尺寸标签” 和 “性能等级”。
常见工字钢分两类,普通工字钢(简称 “工字钢”) 和 轻型工字钢(简称 “轻型工字钢”),型号规则略有差异,但核心逻辑一致。
一、普通工字钢:型号 =“高度数字 + 质量等级字母”(最常用)
普通工字钢的型号格式超简单:I 10、I 20a、I 32b、I 40c(“I” 是工字钢的代号,也可以省略不写,直接写 10、20a 等)。
1. 核心数字:代表工字钢的 “总高度”(关键尺寸)
型号里的数字(10、20、32、40),单位是 厘米(cm),直接对应工字钢的截面总高度 H(就是上下翼缘最外侧之间的距离)。
I 10 → 截面总高度 H=10cm(100mm);
I 20a → 截面总高度 H=20cm(200mm);
数字越大,工字钢整体越高、越粗壮,承载能力(抗弯曲、抗压力)越强
就像 “10 号工字钢” 是 “小细杆”,“40 号工字钢” 是 “粗大壮”,用在不同承重场景(小跨度梁用 10 号,大跨度承重梁用 40 号)。
2. 后缀字母(a、b、c):代表 “翼缘厚度 / 腹板厚度”
同一个数字(同一高度)的工字钢,会分 a、b、c 三个等级,字母越靠后,翼缘越厚、腹板越厚,截面越 “敦实”,重量越重,承载能力也越强。
比如 I 20a、I 20b、I 20c,三者的总高度都是 20cm,但
20a:翼缘最薄、腹板最薄,重量最轻(每米约 27.9kg),适合受力较小的场景;
20b:翼缘和腹板中等厚度,重量中等(每米约 31.1kg),通用场景最常用;
20c:翼缘最厚、腹板最厚,重量最重(每米约 34.3kg),适合受力大、需要更抗扭的场景。
简单说:同一高度的工字钢,a/b/c 就像 “同一身高的人,瘦版、标准版、壮版”—— 身高一样,身材越壮,力气越大。
二、轻型工字钢:型号 =“高度数字 +‘轻’字 / 代号”(侧重 “轻便”)
轻型工字钢的型号格式:QI 10、轻型 12、Q20(“Q” 是 “轻” 的代号,也可以直接写 “轻型 + 数字”)。
核心逻辑和普通工字钢一致:
数字还是代表 “截面总高度(cm)”:比如 QI 10 → 总高度 10cm,和普通 I 10 高度相同;
关键区别:同一高度下,轻型工字钢的翼缘更薄、腹板更薄,重量更轻(比普通工字钢轻 10%~30%),但承载能力也略低 —— 适合 “需要承重但又要省材料、减重量” 的场景(比如小型厂房的次要梁、临时支撑)。
比如:普通 I 10 每米约 11.2kg,轻型 QI 10 每米可能只有 9kg 左右,更轻便但不能扛太重的活。
三、型号里的 “隐藏信息”
除了高度、厚度,型号还能间接反映两个关键:
重量:数字越大、字母越靠后,每米重量越重(比如 I 10 约 11.2kg/m,I 40c 约 80.1kg/m);
小数字(10~20)→ 小型构件(比如阳台挑梁、小跨度楼梯梁);
中数字(25~40)→ 中型承重(比如车间主梁、仓库横梁);
大数字(45 以上)→ 重型工程(比如厂房立柱、大跨度桥梁辅助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 工字钢的型号——符号基本含义

工程设计学习网 | 道路给排水专业
微信交流 
最新评论
抗扭计算中,纵筋和箍筋的数量要达到平衡,同时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